首页 知天文 正文内容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

sfwfd_ve1 知天文 2025-07-26 20:31:17 17

本文目录一览:

上甘岭战役地形环境

上甘岭,朝鲜中部金化郡的一个小村庄,只有十余户人家。五圣山,位于朝鲜中部平康东南约19公里,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海拔1067米。南面山脚下有五个高地,如同张开的手指,上甘岭战役中争夺的599和537高地,正是其中的拇指和食指。五圣山西侧是斗流峰和西方山,三山如唇齿相依,形成天然防线。

上甘岭战役的地形环境主要特点如下:地理位置: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金化郡,是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五圣山则位于金化以北约5公里处,是上甘岭战役中的重要战略高地。

上甘岭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朝鲜半岛中部东岸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带的一个山脊附近。其所在的地区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结构,为军事防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上甘岭战役的主要阵地,前沿有一个被称为阵地前坎的区域,这是一个较大的地形突出部位,能有效保护阵地的安全。

上甘岭战役--美国人想不明白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是毫无例外上甘岭战役的都有夸大对方损 失,少报己方损失的毛病。我方战报上甘岭战役:歼敌两万五千余人,十五军伤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九人,其中阵亡五千二百一十三人。 美方战报上甘岭战役:损失九千余人,共党死伤一万九千余人。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片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上甘岭战役了。

有这么一句话: 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 上甘岭 开始的 。如果说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那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则奠定了朝韩的南疆北界, 并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

上甘岭战役中,美国实际上打下了部分阵地,但在中国人心目中,这场战役被视为中国军队的胜利,原因在于以下几点:战役的激烈程度与牺牲精神: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其激烈程度空前绝后。中国军队在战役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巨大的牺牲,这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自己伤亡15万,估计杀伤敌军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最艰难的斗争阶段当属坑道斗阵那会上甘岭战役了。第一阶段的时候虽然美军夺取到了许多表面阵地上甘岭战役,但是坑道的主导权还在志愿军手中。志愿军明白自身与美军的悬殊军备差,决定调整战术,使用自己最拿手的游击战,减少自身损失的同时也消磨敌军意志。

上甘岭高地正好卡住了联合国军的咽喉,使联合国军伤亡很大,所以范弗里特要求首先抢占这个山头阵地。介于美军武器装备的先进,范弗里特乐观地预估联合国军至多付出200人的伤亡代价,最多6天时间,就可以拿下这个高地。最终克拉克批准了范弗里特代号“摊牌行动”的行动计划。

这是因为志愿军虽然每次投入上甘岭的部队不多,但伤亡率非常高,而且投入的批次很多。为了争夺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志愿军先后投入5个步兵团共3万人参加战斗,分为很多批次增援上去。张计发老人当时是志愿军第15军135团7连连长,我们就看看7连的伤亡率。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抱着炸药包冲上去同归于尽,这样的壮烈牺牲,在战事紧要关头,是常有的事。如今,上甘岭留下的纪念物中,有一棵树的残骸,仅剩下一米不到,上面密布着一百多个弹片和弹头。战后,朝鲜人收集残余物资,地面随手一捧,就可捡起六七个弹片。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