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天地 正文内容

基辅守军全部投降没有(基辅战役双方兵力)

sfwfd_ve1 知天地 2025-07-28 07:45:09 4

本文目录一览:

基辅会战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歼灭战,大概经过是怎样的?

1、在苏德战场的中部,中央集团军群最南翼的第2集团军群南进,随后第2装甲集群(古德里安装甲兵团)也有南进,进攻苏军南线重兵集群西南方面军的企图,希特勒则希望以此为契机,协调中央,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完成合围基辅周边和后方苏军的大包围行动,最大程度歼灭苏军有生力量。

2、到了9月,苏军已处于绝境。德军完成了对苏军的合围,并在9月16日开始了最大规模的围歼战。苏军虽然进行了两次突围,但均以失败告终。至9月26日,基辅陷落,苏联西南方面军被彻底歼灭,这是苏德战争中苏军损失最为惨重的战役之一。

3、天后的9月26日,最后1支苏军在基辅以东投降,基辅包围战结束。

4、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第第2第3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65万人被俘,被希特勒称作战争史最大的围歼战。

5、基辅会战 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1941年9月在苏德战场上打响战争爆发以来,苏军在闪电战的打击下节节败退。长驱直入的德军三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群对基辅一带苏军西南方面军成夹击之势。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官和西南战区首长布琼尼元帅向莫斯科请求撤退,遭到最高统帅部的斥责。

基辅会战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苏军投降呢?

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距离缺口 closure 约90公里基辅守军全部投降没有,而德军成功抵御基辅守军全部投降没有了苏军基辅守军全部投降没有的内外夹击。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在240公里长的侧翼防线上没有出现任何漏洞,确保了包围圈的成功。 从9月18日起,德军开始压缩包围圈并消灭苏军。战斗中,苏军大量投降的原因包括:a. 苏军百万部队面临无粮无弹的困境。

总结,基辅会战中,地形因素给予德军巨大优势,而苏军的防御策略和指挥官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最终的惨败。德军的高效行动和苏军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误是导致这场战役失败的关键因素。

苏军没有及时突围出去,一方面是1941年的德军战斗力确实很强,另外一个方面也确实是高级将领指挥不力,苏军的突围和解围作战,都始终没能集中到一个点上。

兵力劣势和物资短缺:在基辅会战中,苏军面临着德军的严重兵力劣势和物资短缺。德军在进攻基辅的过程中采取了出其不意的战略和战术手段,造成苏军被分割和包围。这导致苏军处于困境,缺乏支援和补给,士兵们感到绝望,一些人选择投降以获得生存机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斯大林死活不让撤退,导致大量苏军被围住。但是60万人是很难啃的,打了很久还在打。到了1941年八月,希特勒提出要从中央集团军群分出一个集团军支援南方拿下基辅。古德里安不同意,但最后还是分了。这样的话南方集群又得到了一个集团军,终于吃掉了60万苏军。

基辅会战为什么那么多苏军投降呢?

1、b. 1941年苏军战斗意志不坚决。德军的闪电战和合围战术,加上苏军混乱、恐慌、缺乏经验和基层指挥不力,导致大量投降。c. 苏军被分割包围,失去整体抵抗能力。德军装甲部队的穿插分割,将苏军围困在六个“小包围圈”内,逐一歼灭。 苏军各部逐渐放弃抵抗,最终在9月26日,西南方面军基本被歼灭。

2、总结,基辅会战中,地形因素给予德军巨大优势,而苏军的防御策略和指挥官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最终的惨败。德军的高效行动和苏军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误是导致这场战役失败的关键因素。

3、以下是一些可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苏军投降的原因:兵力劣势和物资短缺:在基辅会战中,苏军面临着德军的严重兵力劣势和物资短缺。德军在进攻基辅的过程中采取了出其不意的战略和战术手段,造成苏军被分割和包围。这导致苏军处于困境,缺乏支援和补给,士兵们感到绝望,一些人选择投降以获得生存机会。

4、战车和大炮的轰击和地面部队的射击下,大批苏军已经心理崩溃,纷纷缴械投降,所谓兵败如山倒啊。莫斯科之所以发布严格的第270号命令,就是试图增强苏军官兵的抵抗意志:投降就是叛国,家属亲人一律遭殃,后来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现象。

5、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斯大林死活不让撤退,导致大量苏军被围住。但是60万人是很难啃的,打了很久还在打。到了1941年八月,希特勒提出要从中央集团军群分出一个集团军支援南方拿下基辅。古德里安不同意,但最后还是分了。这样的话南方集群又得到了一个集团军,终于吃掉了60万苏军。

6、随着战局的恶化,苏联统帅终于松口同意放弃基辅,但仍未允许西南方面军突围。铁木辛哥接到此命令后,十分清楚尽管没有批准突围,但留守的意义不大,他果断下达了突围命令。可悲的是,此时的各部已被打散,无数的苏军已经投降。就这样,苏军最大的重兵集团因其领导人的偏执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