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懂地理 正文内容

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sfwfd_ve1 懂地理 2025-09-13 17:20:10 29

本文目录一览: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粮草危机

1、李世民没有粮草危机李世民的原因主要包括其谨慎灵活李世民的军事策略、对战场环境的充分利用、依靠府兵制度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特殊应对策略。首先李世民,李世民在军事策略上非常谨慎和灵活。他通常会选择带领精兵进行短期观察和对峙李世民,然后挑选有利时机和战场,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2、后勤保障他自己也是心里有数的,打刘武周期间安排人从永丰仓运粮,后来自己当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加上本身就是中央的尚书令,要做类似于萧何的丞相工作(当然权力没有丞相那么多就是),各地的粮食物资情况都是要关注的,出征期间基本没有让军队发生粮草不济的囧况。

3、所以,此时常规的应对自然是退兵补充粮草。 但宋金刚却不敢退,因为对方毫无撤退的迹象,显然粮草充足。如果自己一退,对方势必追击,到时候必将兵败如山倒。其实,虽然之前李世民筹集了不少粮饷,但河东实在破坏得太厉害了,经过一百多天的对峙,唐军也只能坐吃山空。

李世民改起居注了吗

李世民确实改过起居注。具体过程及影响如下:改起居注的过程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要求查看《起居注》,这一要求遭到中书令褚遂良的坚决反对。褚遂良认为起居注的职责是“左记言,右记事”,如实记录皇帝言行,若皇帝可随意查看,便失去了其客观性与权威性。

通过调整《国史》的撰写原则,李世民确立了无论政务批评是支持还是反对,只要涉及其统治的事实都要予以记录。这一举动看似开明,实则暗含了对历史笔墨的操控,旨在确保自己在历史上的正面形象。

李世民是更改过史书的,这一点不能因为他是千古明君而不承认,也不能因为这点就对他的贡献全盘否认。贞观九年十月,即李渊死后五个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观览《起居注》,也就是关于他的日常生活的记录,结果遭到了史官的拒绝。但是他仍旧不死心,因为之后他还要求观览。

李世民打过多少次战役

李世民参与指挥的战役至少有6场以上具体可确认的战役,若包含关联战争中的多场战役则总数更多。以下是具体分析:明确可确认的战役虎牢关之战:此役是李世民军事生涯中的经典战役。他以少胜多,率军击败窦建德与王世充联军,一举奠定唐朝统一北方的基础,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李世民在其军事生涯中打过多次胜仗,具体次数难以精确统计,但以下是他一些著名的胜仗:霍邑之战:在图谋长安,西定薛秦的过程中,李世民力主恶战拿下霍邑。此战为唐军顺利包围并攻克长安大兴城奠定了坚实基础。渭水之战:李世民独立率军,在渭水之滨与薛举、薛仁杲父子交战。

霍邑之战: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初三,李世民在霍邑之战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他亲自冲锋陷阵,手杀数十人,其神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浅水原之战:武德元年(618年),李世民指挥唐军与薛仁杲军展开激战。

中国最伟大的五位皇帝:第三名。综合能力最强,顶级皇帝模板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世民我心目中中国最伟大的五位皇帝中的第三名李世民,同时也是很多人心中的顶级皇帝模板和综合能力最强的皇帝。以下是对他为何能位居此位的详细阐述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李世民:平定天下:李世民在20岁时就劝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到24岁时,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李世民了全国。这种军事才能和成就,在历代皇帝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第五名:朱棣 朱棣,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史称明成祖。在他还是藩王的时候,两次率师北征,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出超高的军事才华,最终登上帝位。

第三名:明成祖朱棣 元朝末年,皇帝失德,天下民不聊生。朱元璋兴起大军,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让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肃宗 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唐玄宗第三子。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代宗 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文章目录
    搜索